政府工作报告
(经房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各位代表:
我代表房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八届区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房山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服务首都发展大局,在首都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进“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中贡献了房山力量;始终坚持“六为”工作思路,驰而不息讲政治、硬作风、强执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和本届政府任期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预计2021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年均增长9%;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万元,年均增长7.6%;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9亿元,年均增长4.4%;城镇登记失业率3.3%,始终控制在4%以下;PM2.5年均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比届初83微克/立方米下降59%;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届初提高7.8个百分点。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区域功能定位深入落实五年来,我们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围绕“三区一节点”功能定位,守住底线、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首都功能不断增强,地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规划体系更加完善。房山分区规划以全市首批成果获市政府批复,明确“一区一城”新房山发展目标。统筹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编制完成26个专项规划、40个街区控规、1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362个美丽乡村规划,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建立121项“一区一城”指标体系,发展蓝图进一步清晰。规划管控更加有力。全力抓好规自领域问题整改,大棚房、绿地认建认养方面问题整治全部完成,违建别墅19宗164栋全部拆除,严厉查处私挖盗采相关问题38起。严守“双控”“两线三区”,“村地区管”全面实施,耕地保护空间落图落地管控。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008公顷,曹家坊矿区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规划实施更加科学。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启动,区级项目储备入库76项,完成6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和189条背街小巷整治,长阳黄管屯、城关中心区、拱辰渔儿沟、河北水泥一厂片区等7个棚改项目建成回迁房5353套、回迁安置2256户,西潞“北三村”安置房项目正式开工。区域优势更加明显。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对接中心城区、首都新机场和雄安新区,S6线纳入市郊铁路网规划,轨道交通燕房线、城市副中心线西延良乡站开通运营,京雄高速、京良路西段全面开工。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人口,与周边地区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协作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二、坚持高精尖方向,科技金融创新城建设实现突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转型为要、创新为源,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战略”,明确“2+1+1”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以高端装备、新材料、医药健康等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高精尖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7%。创新引领成效明显。组建“两区”建设专班,梳理明确8个领域29项重点任务,梯次推进241个入库项目。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智能应急装备大赛、京津冀石墨烯大会等活动,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等成为“三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中关村房山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全面运营,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氢能产业园挂牌成立,国内首个5G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试运行。探索形成“前店后厂”发展模式,15家头部企业、12家“隐形冠军”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入驻,上市挂牌企业增至21家,国家高新、中关村高新企业分别达到828家、506家。良乡大学城建设全面推进,成立市级层面理事会,启动1048公顷扩区工作,街区控规编制完成,3个新型研发中心建成入驻,北理工无人机飞行器研发中心等项目实现落地,建成2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成立区重大项目办,推进解决项目瓶颈难题。聚焦智能应急和轨道交通装备,航景创新无人机森林灭火项目通过测试,集聚28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竣工投产。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石墨烯种子园启动运营,10个种子项目入园孵化;天仁道和正式投产,八亿时空成功登陆科创板,冬奥氢能保供项目实现量产。聚焦医药健康,总投资136亿元的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园引进落地并纳入工信部重大项目清单,智慧医工核心能力中心地块审批实现“五个一”、创造“房山速度”;中粮健康科技园建成开园,航天恒丰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京东“亚洲一号”启动土地前期开发。聚焦金融产业,北京基金小镇基金管理规模超1.7万亿元,累计实现税收34亿元,年均增长94%;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累计实现税收22亿元。文旅融合步伐加快。“三大文化组团”建设取得突破,周口店遗址、琉璃河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猿人洞保护建筑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奖。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董家林、黄土坡两村腾退搬迁全面完成。国际葡萄酒小镇博览馆开工建设,国家大熊猫繁育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乡村民宿品牌99个、院落313个,姥姥家、森林乡居、圣水莲庭、云岭山房等品牌深受游客青睐。“三乡联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展陈提升等项目建成运营。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黑龙关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功举办长沟国际长走大会、长阳音乐节、北京西山民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再评估,推出50佘条旅游精品线路,五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8亿元、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消费逐步提档升级。全面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熙悦天街等开业运营,奥特莱斯入选首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长阳商圈活力度排名全市第4。引入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等一批高品质便利连锁网点,支持华冠、金点点等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生活性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依托“北京消费季”活动,推动实体商业与电商、新媒体合作,健康、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不断增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涉企事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办理时限压缩近六成,区级政务服务事项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组建财源、招商专班,坚持领导干部走访企业,1005家重点“服务包”企业地方级财政收入贡献实现快速增长。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为基、整治为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扩容,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在生态涵养区分区评价中得分最高,天蓝地绿水清城秀的美丽房山加速呈现。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稳步实施。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方案和问题清单,明确9方面36项具体任务,建立“曰询、同查、月点评、季调度、年考核”机制,成功创建100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2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入选“北京榜样”。“疏整促”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每年召开千人动员大会,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646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488万平方米,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07家,治理“散乱污”企业1398家,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315个,留白增绿6246亩。污染防治卓有成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持续开展“一微克”行动,社会单位压减燃煤255万吨,241个村、13万户实现煤改清洁能源,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PM2.5年均浓度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低值。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小微水体90条,国、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一河清水送雄安”;深入开展“清四乱”行动,清理整治永定河房山段建筑垃圾堆体172万立方米,时隔25年实现全线通水。土壤质量不断提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生态空间不断拓展。累计完成新一轮百万吉造林9.4万吉,建成口袋公园22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及小微绿地117万平方米,青龙湖森林公园、琉璃河湿地公园等相继建成,公园数增至85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63.8%提高到86%,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37%,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基本具备达标条件。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南行动计划实现投资725亿元,长阳整治提升行动实施4大类35个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人口调控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1%。五年新增公路里程248公里,总里程位列全市各区之首;新增城市道路58公里,比届初增长29%。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以“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和和美美”为目标,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65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及4个市级示范片区通过市级验收,大峪沟村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标准化美丽乡村,黄山店村、王家磨村等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水峪村、莲花庵村等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如期完成。新建60座污水厂(站)、管线152公里,建成首都绿色村庄116个,公共休闲绿地实现乡村全覆盖,农村地区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9.3%。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良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授牌,窦店、长阳获批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建成59个市级、127个区级生态农业园区,葡萄酒、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培育了一批以老田农业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落实粮食安全与“菜篮子”责任制,累计粮食产量19.4万吨、蔬菜产量75.9万吨。全面实施田长制、林长制,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亩,建成一批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力抗击非洲猪瘟疫情,大石窝牧原、石楼二商两个高标准生猪养殖场建成投产。农村改革步伐加快。所有行政村均建立村规民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获国家级表彰。启动5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51%。培训农民5万佘人次,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数量达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超3万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围绕“七个一批”狠抓低收入村户增收,全区35个低收入村、1.28万低收入户全部脱低。统筹安排10.5亿元实施336个扶贫项目,深入开展“乡镇一对一”“万企帮万村”等行动,冀、蒙、鄂3省6个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区对口支援与协作推进服务中心、凯达恒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惠民为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七有”“五性”持续改善。社会民生保障有力。122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74件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化解。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3%,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以全国最高分通过社会保险标准化先行城市评估验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和8家养老照料中心、121家养老服务驿站,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8张。建成各类政策性住房2.5万佘套,山区人口迁移安置6775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获国务院督查奖励。建立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三连冠”。建设人防工程71万平方米、车位2万余个。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及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本文来自作者[千桃]投稿,不代表源森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beb.cn/wiki/202508-37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源森号的签约作者“千桃”!
希望本篇文章《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通知解读与实施方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源森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政府工作报告 (经房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各位代表: 我代表房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八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