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泊头镇历史轨迹:东汉至清代的重要事件

点击泊头资讯关注泊头平台泊头市“纠正四风”专项办社情民意采集站。网易新闻签约合作单位。沧州市优秀微信平台。沧州市优秀青年志愿组织。泊头...

点击泊头资讯关注泊头平台

泊头市“纠正四风”专项办社情民意采集站。网易新闻签约合作单位。沧州市优秀微信平台。沧州市优秀青年志愿组织。泊头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定期推送泊头文化,活动,资讯,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泊头接地气、重服务的新媒体!



点击音乐边听边看

泊头镇的历史轨迹

陈金升 整理

泊头市区原为交河县泊头镇。现泊头市沿用镇名。

泊头镇,原交河县辖镇。1946年5月10日设泊头市,属冀中区。其后几经废置,1982年12月恢复市的建制,归河北省,由沧州地区代管。

下篇 泊头镇历史上的大事

(东汉一清朝)

约3400年前,黄河对泊头一带有着重大的影响。或灌溉,或改道,或泛滥成灾,亦利亦害。其影响大致持续了1700多年(前602——1128)。再到距今约1700年前的南宋以后,主要受古漳河、古滹沱河的影响,同样是亦利亦害。市境北部受古滹沱河影响;市境南部主要受古漳河影响;而市境东部主要受古清河,亦即受运河影响。

东汉(25——220)

曹操开通济渠。东汉末年,汉朝的统治已经动摇,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十月,袁谭被曹操所攻,退守南皮。两军沿清河(即今天流经市区的南运河)屯兵。第二年,曹操攻克南皮,斩杀袁谭。当年,曹操把白河和清河改造成运粮河道,这是境内运河的漕运之始。

隋朝(581——618

隋朝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大运河的开挖。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隋炀帝为了加强沟通南北的航运能力,开挖永济渠。永济渠是在白沟和清河的基础上挖凿而成的。广宗以上,利用的是白沟,广宗以下至沧州段,利用的是清河。再往下则是平虏渠和泉州渠。永济渠长约215公里,其走向大体与今南运河相符。

永济渠开挖历时两年多,至隋大业六年完成,从沁水至天津,长约1000多公里。永济渠凿成以后的第二年(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帝从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资治通鉴·隋纪五》)。永济渠建成以后,便成了沟通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间的主要航线。隋大业七年至十年(公元611—614年)隋炀帝三征辽东,都是利用永济渠将士兵、民夫及军用物资运往北方的。当时,“总征天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涿指涿郡,在今北京西南部)“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攻取之具,往还在道数十万人”。(见《资治通鉴》181卷)。可见,当时永济渠的运输能力是相当大的。

唐朝(618——907)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安史之乱”,史思明的军队侵犯到泊头境域,地方官员闻风而逃,当地百姓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宋朝(960——1279)

宋朝分为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现中国国域北方,与北宋政权并存的还有两个政权,一是辽国(契丹(公元907——1125年),二是金(公元1115——1234年)。泊头(交河)一带为金朝统治。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在石家圈(今西交河村)始设交河镇。

金朝(1115——1234

1167年,设交河县。同时设置了10个(一说11个)镇,其时的镇为军事机构。

设新桥镇。据《金史·地理志》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以石家圈至交河县时,境内设有10镇:景城南镇、北望镇、槐家镇、参军镇、贯河镇、策河镇、刘解镇、夹滩镇、大树镇、沙窝镇。

泊头市地方志办公室文称;今泊头市城区由原泊头镇发展而成,泊头镇设于何时?据查:泊头镇原为新桥镇。新桥镇设于宋金时期。当年宋金对抗,市境地属河间献州,处于大宋北部边关。金败宋,宋割让河间等地。境内为金所占,并从献州析出置交河县。金统治后因各地民心不稳,多起谋乱,故在商民环聚之地多置镇设兵,以资镇压。仅境内就设有十一镇之多。据《嘉靖河间府志•交河县古迹》记载:景城南镇、大树镇、刘解镇、淮家镇、参军镇、贯河镇、新桥镇、北望镇、夹滩镇、策河镇、沙窝镇,以上十一镇俱金置。镇各设兵以资镇压,盖斯时民心不定,谋乱诸多。……。见故,于县镇设兵防之。由此,新桥镇始设于金初大定年间。

为保证运河漕运畅通,当时的规定:凡运河沿岸各县都要管理河运、漕运,并负责维护堤防。漕运指为皇家运输粮食等重要物资,有军队押解,保护。

元朝(公元1206——1368)

元朝,南皮县达鲁花赤(地方最高长官)忽辛,回回人。说明此时泊头一带始有回族居住。

从北宋末年到元朝末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泊头一带屡受战乱。金、元为了占据中原沃土,多次发动战争。金灭宋、元灭金。泊头以及周边成为“拉锯”式的战场。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背井离乡形容毫不为过。人口减少,经济难以发展。与泊头的专业人士谈及,元以前的地方史不太明晰,其因:一是本地未设行政机构,缺乏记载;二是战乱使遗迹毁损,资料散失。而明以后的记载则较为详尽。

明朝(1368——1644)

从明朝起,史料记载始为详尽。

一、靖难之役

明洪武末年到永乐初年。准确的说,是公元1398至1402年,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使得泊头(应当说是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受到极大影响。这就是“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朱元璋于1398年去世。他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年号:建文)。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了藩王的利益,坐镇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于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年号永乐。这四年的战争,河北是主战场。战争结束,使得泊头乃至周边地域“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

朱棣即位后,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多次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查泊头村名,近70%是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集聚迁来。此期,大量回族人从南京及周边迁来泊头。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移民,也是泊头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故。

二、设驿站及若干行政机构

《县志》载:知县,武聪,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任,修新桥驿(此处应为建新桥驿)。驿站的等级为“极冲”(最高级)。设驿丞,后改为泊头驿,再后称泊头镇。这是泊头名称之始。

《沧州地区公路史(1985年版)》载,新桥驿,水驿,在交河县泊镇,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等级为“极冲”(重要程度为一等),配驿马8匹,马夫4名,接递皂隶10名,水驿夫85名,杂役14名,共计121名,驿站于1913年裁撤。存在了524年。其间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划归南皮知县兼管。明洪武至永乐年,沧州段运河共设水驿5处,分别在青县流河、沧县兴济、沧县砖河、交河泊镇、东光连镇。五个驿站中,新桥驿设驿最早。

驿站是官方设立的接待机构,专司过往官员、办事人员、官方邮差休息、短时办公、传递信息的机构。类似于现在的政府招待处。这是泊头城区首次设立行政机构。

关于驿站,清乾隆《河间府志》记,原文:新桥驿,一名泊头驿,明洪武二十五年置,永乐间重修。莫知谁对?

此后,管河郎中行台、管河通判、巡检司等机构相继设立于此。

管河郎中(朝廷有关部门派出)、主簿(府级管河官员)、通判(县级管河官员)以及巡检都是管理运河航运、安全、维护运河通畅的官员。运河航运、漕运以及运河的维护、管理得到加强,使得泊头镇成为运河上的重镇。

《交河县公路交通史》载:陆驿:南皮新桥驿(泊镇);水驿:新桥驿,泊镇河东。

三、修清真寺

泊头清真寺是现泊头地域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市区西南角,清真街南端。该寺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志料》载),根据泊头回族聚落年代等情况,清真寺始建年代应在洪武年间。此后的万历、嘉靖年间又有扩建。清初,主体建筑(中轴线及其两侧)成为现在的规模。清代嘉庆、咸丰、光绪、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泊头市清真寺。2001年升格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泊头人通常称之为“大寺”。全寺占地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礼拜大殿“九九八十一”间房。全寺建筑物体现了伊斯兰教教义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泊头清真寺使用的是元朝从南方运来的木料,属于官方行为(2017年4月,兰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文炯先生到清真寺考察,亦认为“这是一座官寺”)。近年,有学者根据不同回族聚居年代和福建农村清真寺建设年代,认为应为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1404年建成。泊头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陈金升著有《泊头市清真寺志》。

四、修城墙

时在嘉靖辛亥年(公元1511年)。余继登(1544—1600年,泊头镇人,明万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撰写《泊头镇重修西城门记》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关于泊头镇城墙的文字。文章记述了泊镇城区的修筑起因、梗概和重修西门的经过。

泊头在明朝嘉靖辛亥年(公元1551年)以前没有城墙。嘉靖辛亥年,交河的地方官、“蜀人”袁公因为泊镇有“分署在焉。又有驿传,以给舟楫之往来”,“思所以置卫也”。于是领导修筑了泊头城墙。

城墙依地形绕城三面,东面以河岸“缘民居而稍饰之,加女墙于其上”为城。有城门六座,东西南北各一门:东门称东作,西门称西成,南门称南讹,北门称北极;南北两面各有一座便门,但无名称。

其间,“日月既久,三方女墙亦渐以剥落。”明隆庆帝戊辰年(1568年),地方副职张公武把女墙(城墙上面呈凸凹形的短墙)改成了砖的,其他墙体未能顾及。从修建城墙起,时过37年,到万历(1573—1620年在位)戊子年(1588年)城门俱已坍塌(因为是土城,不坚固),西门坏损尤甚。余继登因公事路过泊镇,见“城诸门俱圮不治,而西门为甚”。“问其材木,已为黠者(盗贼)窃去”。但又难以追究,“叹息久之”。于是自己出了一部分钱,百姓们也有捐赠,重修西门。众人推举常守俭任出纳。杜宗尧,王应化操办工料、监督施工。从乙丑(1589年)春到庚寅(1590年)夏,历时一年多,重修了西门。新修的城门比原来的“阔十之二”。城门上修筑了城楼,比原来的大了一倍,并供奉关羽在其中。

泊镇的城墙于1551年修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城墙消失,存在了400年。这期间,城墙是否有维修,尚未见到文字记载。但估计会有,如果不维修,土城墙是难以站立400年的。

探访世居泊头老镇区南端的石景会老人得知,他的记忆是从古到今口口相传的说法:泊头在元朝时就修了城墙。但从目前所见史料尚无记载,难以确认。

城墙的大体位置:

城墙有南、西、北三面,东面以河岸为墙。走向是:从现市区南端运河边的“石王八”处向西;经清真寺南边的斜街一带,偏向西北;到现中医院以南往西,再拐北;经现泊头一中东沿、解放西路火柴厂(2013年起改建为居民小区,称银河御府)北门处拐向东,但是位置偏南,不在解放西路的位置;然后到现解放桥偏南与运河交会。整个城墙形状不规则。

南城墙。从石王八处向西往斜街南侧修建。过了斜街以南,城墙偏向西北,经过中医院以南向西,但其走向偏西北。运河西岸的石王八处是南城墙的起点,也是运河西岸老城区南端的起点。

西城墙。城墙修到胜利西路(人们俗称为西关小桥子)偏东的位置拐向北。小桥子在城外。且有城门(西门)。然后,沿火柴厂(银河御府)西侧向北,延伸到泊头一中北门偏西,再拐向东,位置在解放西路偏南。

北城墙。城墙拐东以后,经解放西路以南通往新华街北口南边与大北门交会,位置在新华小学北边。再往东到信誉楼以南,与小北门交会,然后到运河岸边。

世居斜和运河岸边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土城墙的样子。日本占领泊头期间城墙、城门还存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南城墙还有痕迹,以后就消失了。

城门的位置:

北门(大、小北门)大北门在新华小学北面;小北门在现信誉楼南面。

西门:在胜利西路,中医院往西,泊头一中南门以东。这一段路原称西关街。“关”,是城内外的“关口”,说明这里有城门。日本占领泊镇期间,中医院西侧有一个栅栏门。天黑时此门关闭,不得出入。

南门:已无踪迹可寻。从常理来看,当在清真寺向南的斜街外偏西。因为泊头老镇区只有这一条街比较宽,而且出城门就是镇区南部的村庄,往北一直通往新华街,新华小学北边不远就是北门(大北门)。

南便门的位置有两种判断:一是认为南便门是清真寺向东河边上的“大圆门”。此门位于镇区东南角,是砖券,上方原有“清真巷”三个大字。二是认为南便门在现泊头一中南门东侧去往大何庄的路上。南便门的位置仍待考证。

东门:应当是“小楼底下”以东、老人们称之为“朝阳门”的拱券门。出朝阳门向东约40米是运河岸,岸边有渡口,用以摆渡过往行人。朝阳门装有大门,有紧急情况可以关闭。门上方建有一阁楼,叫魁星阁(另说叫文昌阁),日本侵华期间坍塌。朝阳门于1964年前后被拆掉改建。余继登的文章说:“每当夏秋河水溢,日夜啮岸,人力不能与水敌,岁坏民庐舍,并东作门没于河。”这说明,原来的东门是建在河边上的,在重修西门的时因河水冲刷已沉没河中。很显然,朝阳门应当是后人重修的东门。为了避免再次“没于河”,便将建门地点选在了离河边三四十米的地方。

方形曲线是城墙 拱形图标是城门 东侧以运河岸为城墙

五、设管河厅署

泊头市区原有鼓楼街,鼓楼街上商贾云集,是老泊头镇的中心。现今,市区有鼓楼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鼓楼街是什么来历?

今新华街南端有一个短短的断头胡同,坐落着泊头市自来水公司。从此处向东原有一条街道直通运河西岸,是泊头镇的鼓楼街(董家店巷)。管河厅署、鼓楼就在这条街上。这些古建筑已经不存,但它们在原泊头镇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图中,这些建筑物的位置一目了然。

管河厅署

衙署“带来了”鼓楼,鼓楼形成了镇区中心。

余继登的《重修河间府管河厅公署记》说:“运河自山东入郡界,逶迤而北,至于天津。上下盖数百里,储峙之所,灌输朝贡之所,往来冠盖之所,络绎之冲要也。旧以郡倅一人专领其事,然,郡去河远,不便临视,故别设分署于郡东南百二十里,交河县之属镇,曰泊头者”。

意思是:河间府有管理运河事务的职能,为工作方便,把管河厅署设在了交河县泊头镇。

设置管河厅署的年代:查《交河县志》关于管河通判任职的记载,明正德十年(1515年)前后设。

鼓楼与管河厅署原为一体,是衙署的大门。

余继登在文中说:(管河厅署)大堂南向,前为仪门,门外折而东为鼓楼,即为大门。门前为董家店巷,巷下为大河。

到隆庆二年(1567年),大同张公应武谓大门稍远,不便肃客,乃市民居拓其址。别为大门于仪门外,鼓楼之门遂为虚设。再到万历六年(1578年),凤翔袁公又谓:天下公署未有为门不临街衢而居于楼之内者,乃益市民居于鼓楼之南,别为大门。

意思是:由于鼓楼距厅署大门稍远,来往迎送不方便,且“天下公署未有为门不临街衢而者”,于是另修衙署大门。鼓楼作为衙署大门的功用废弃了。

鼓楼建在通往运河街道的十字路口处,在南北两侧房屋上架梁横跨路口,上为单檐起脊阁楼,其形类似清真寺正门。南北宽约七八米,东西进深约五六米。1958年扩宽街道,鼓楼被拆除,存在了约450年。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中,鼓楼作为衙署大门的作用虽然消失,但却逐渐成为泊头镇的中心。

六、漕院明文

2009年夏,泊头市区胜利街改造拆迁,施工人员在运河码头旧址西50米的地下3米处,挖出一通石碑,正面是漕院明文,背面文字无题目。经过专业人员整理,可知明文讲的是漕运纪律,背面讲的是运河管理。

这两道明文的下发不是同一时间。正面是明崇祯二年(1628年)六月二十五日,背面是崇祯五年(1631年)三月。当时朝廷要求在各重要码头立碑铭刻,泊头即在其列,说明当时泊头已是运河上的重要码头。故此碑的出土为泊头确系运河重镇做了很好的注脚。

正面碑文:

主要是为漕粮解运做出的规定,目的是确保粮运安全顺畅;客观上也保护了运粮船户的权益。

明时,朝廷除征收“皇粮”外,还征收一部分“白粮”(额外用粮,可能类似计划经济年代的收购余粮),供宫廷和京师官员所用。征收地为江南五府: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的二十五个县。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征收?大抵彼时彼地物阜粮丰,乃江南粮仓,可以承受征粮之累。这些白粮靠运河运输北上,是民船运输。由于是民船,得不到官方的保护。于是“往往受旗军强凌众暴。兼之治河凶棍假借官府无风生波”,生出“种种诈害”。又:“为漕船压阻,孤单孑行,关津衙台遂以鱼肉”,于是船户钮文宰、朱能等联名上告。隆庆六年(1572),朝廷为此曾刻碑明示:运送白粮之民船,可与官船同行,“如有漕船恃众逞强,不容白粮入伙同行者,许民户即禀该管漕河衙门立等提究,解治军旗,勿得违抗”。上述船户还告:“若解白粮惟属民运,亦系上供,向来五六月抵经交纳,何今日久废弛?深受漕船阻压,一遇回空,慌避河湾,稍一容缓,短抗蜂拥,来船毁掳,经年半载,守候无期,府县嗷嗷待运,更漕河沿途光棍……百般诈害,戾忍吞声,及南回时已暮秋。即就装运往京,必然守冻日久,日费吞食钱粮,粮解破家荡产”。又有宜兴帮船户张玄、无锡帮船户邢全“枉遭假官诈害,硬劫皇粮”云云。可见当时民运船户何等凄惨。鉴于上述等等,重申隆庆六年之诏喻:1、“如运军船户洪闸等夫挟骗”,允许粮长就近告官。2、“旗军人等不许恃强欺凌民运粮船,违者许粮里人等俱赴巡漕衙门从实陈告,擒拿重究”。

下文还有更多更严厉的措辞。并告知“如有旗军恃强压阻欺凌及沿途光棍打、诈、骗、害者,……,即为拿解本院并本道重治”。

文中一再强调,各个地方务必立石刻碑,昭告运河沿岸,“永为遵守”。

办理此事的有两名官员:

钦差 筹管漕务督理粮储 兼巡视河道 浙江布政使 右参政 周剳付。

钦差 巡按直隶筹处督运 兼理河道监察御史潘大人。

时在六月二十四日,试分析,碑文乃六月二十五日所作,可见其重视程度。

背面碑文:

此文乃工部所颁。所指主要是天津卫、河间府一带。

主要是规范河道管理,各种工役数量、待遇、维修河道资金拨付标准等。文中列举,有的地方虽然按朝廷规定安排了漕运管理人员、纤夫、维修河人员数量,还按季节规定不同的薪俸。但仍然私自招人,致使各州人员拿空饷,数额巨大,中饱私囊,增加了国家负担,贻误了管河大事。文中对这些现象严加批评,要求各州县漕运管理部门严格控制,不许私招河工民夫,更不许虚报冒领国家银两。

从碑文中可看出以下三点:

一、对运河河道的重视。朝廷和地方官府均十分重视运河河道的修理维护,有一套完整、科学,成体系的制度。

二、对漕运纪律的重视。针对运河上来往船只,各类运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确保运输畅通,各行其道。

三、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履行职责,不得贪赃枉法,鱼肉船户;要保护船户利益,打击地痞无赖欺压船户,巧取豪夺的行为。

七、六合拳传入

明朝万历末年,有一侠士张明,经泊头清真八里庄(今红星八里庄)落难染病,村民曹振朋家人将其接入家中,为其延医寻药,百般照料,使其逐渐痊愈,张明见曹家中一男孩身体强壮,聪明过人,每晨刻苦练功,此人便是曹振朋,张明为报搭救之情,遂授曹振朋六合拳法数载,赠拳谱多卷,并嘱以“非为人忠厚且功底深厚者不得传之”。曹振朋获六合真谛,后传其子曹寿,曹寿传石金可,授石长春,张茂龙等。石金可等在泊头镇开门授徒。而今,六合拳已传至八代,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朝(1644——1911)

一、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清廷将1200只官备驳船交给运河沿岸的天津、静海18个州县分管,交河、南皮、青县、东光等县各管60只。

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泊头设电报局。

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交河县在泊头镇设立巡警局,警员40名。

四、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交河县在泊头市设立邮政分局(此期,县城邮政为代办所)。

五、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尹宝珍创办泊头初、高两等学校。清光绪22年(1896年),清政府开始开办新式学堂教育。光绪33年(1907年),清末“拔贡”尹宝真(汉族,早年留学日本,住新华街)在鼓楼街创办私立泊头镇初、高级两等小学。当时,这所小学虽名曰私立,实则由泊镇政府管辖。尹为校长,校董有:温其钟、余砚田等。回民梁汝桐、梁崎、戴鹏亮曾先后在此任教。建校时,全校有学生205人,其中女生10人。回族占1/3。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珠算、尺牍、历史等。

建校初期,条件简陋,曾利用山西会馆、老关帝庙、张天师庙、莫家湾公地开展教学。百年间,该校数易其名,先后称泊头镇两等小学、交河县立泊镇两等小学、第一完全小学(一完小)、鼓楼小学、革命小学、玻璃厂小学、通用小学、茶店回民小学。

茶店小学的开办,为提高了泊头人的国民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泊头南部的适龄儿童不分回汉族几乎都是该校学生。笔者从一份1939年的调查资料得知,当时,茶店小学的名称为“交河县立泊镇两等小学”,有264名学生。在那个年代就相当不少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该校是全泊镇乃至全交河县的“尖子”学校,笔者所在的班级是全县的“红旗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业务素质高,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1960年,学校被河北省命名为“小宝塔”学校。校长牛春来参加了文教卫生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等领导人的接见。

100年间,该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党政军、科技、教育、卫生等等各界的高级人才。据笔者所知,从该校毕业走出去的,早年有刘万春将军(详见《人物篇》),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郑申侠上将)、有省、市级领导干部(在宁夏、银川任职)、有国家二级演员(在河北梆子剧院),有若干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在邯郸、石家庄、山东等地工作),还有难以计数的县团级干部和许许多多高级教师、工程师、农艺师等等,工作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泊头的工厂、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中,担任负责人的、成为业务骨干的更是比比皆是。

茶店小学是沧州地区最早的六年制小学校之一。该校建于1907年,2007年被拆除,存在整100周年。她见证了泊镇现代教育的历史。

校园内的老槐树栽植于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定为二级文物,1998年改为省二级文物。位于胜利上河城F区57号楼前。

六、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朝时,泊头已是津南商埠重镇,天津商会泊头分会成立。苏守慰任总协理,有会董15人,入会商号100余家。

七、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至泺口段通车,泊镇火车站建成。查《河北近代大事记》和互联网,1908年,清朝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借款协议,修建津浦铁路。全路分南北两段,共1009公里,设85个站。北段从天津北站到山东峄县(现峄城区)的韩庄运河桥(山东、江苏交界),由德国工程师设计,1908年6月开工。南段从韩庄到南京长江北岸的浦口。由英国工程师设计,1909年1月开工。1911年10月南段通车,11月北段通车。因受黄河阻隔,南北两段在济南泺口大桥竣工前分别运营。1913年1月1日,黄河泺口大桥投入使用,铁路全线通车。现在,津浦铁路的名称已经不再使用,原路成为京沪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泊镇站现称泊头站。车站东边是货场,火车装卸货物之用。从站台到货场共有七股道。

车站一带原本无村落。有了火车站,这一带有了居民、商家。大坡道南北两边的空地有了小饭馆、小茶馆等等。到上世纪60年代,国营饭店、旅馆等占据了广场的主要位置。再向北是当时的长途汽车站。

泊头站虽然是镇一级,但在沧州区域内的县级站中,停车次数最多。上世纪70年代,泊镇站有一次改造,80年代又一次改造。

自从有了铁路,泊镇的“水旱码头”更加显赫。虽然地方经济对运河的依赖性降低了,但铁路的开通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水运拓展。算是相得益彰吧。

八、黑旗高跷

泊头黑旗高跷是从过去船工们自娱自乐的活动逐步演化而来。

泊头码头是南运河上船舶的集中停靠点,有修理船舶的工厂。每到运河封冻之后,停泊在码头里的船只很多。闲暇之时,两名船工因喝酒打赌。其中一人从沿梯子爬高的原理得到启发,找来修船时替换下来的桅杆截成两段,绑在腿上向堤岸上张望,其他船工见了,便纷纷效仿。因为腿上绑了木棍走路的样子非常滑稽,玩的人每迈一步,就有人敲一下船帮。绑木棍的人迈得快,敲船帮的点儿就快;反之就慢。这便成了高跷和高跷鼓点儿的起源。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住泊头的新馆驿。当时,地方官员为取悦皇上,委托一个李姓漕运管带出头,把船工玩耍的东西整理出来表演给乾隆看,以显示国泰民安和地方特色。李管带叫上绰号“拉渔子”的代义领老先生,根据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民间传说,为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设计了“渔、樵、耕、读”四种扮相的十八个角色。这次演出得到了乾隆的赞许,等于得到了皇上“钦点”。从那以后,这种演出形式、演出套路等,便一直保持着原样,代代传承下来。

后来,他们为高跷队取名“同乐会”,会旗设计为黑色。之所以称同乐会,是取当时乾隆皇帝与民同乐之意。“同乐会”打黑旗,是为了避讳清朝的“八旗”颜色。除了“八旗”的红、黄、蓝、白,只有青、黑两种颜色可以选择。由于当时运河漕运受青龙帮暗控,放弃了青色,选中黑色。

黑旗高跷传承至今,已是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原清廷设置的驿站、巡检、通判等机构悉数撤销。

九、民国2年(公元1913年),裁撤原来知县佐贰各官和一些旧机构,如主薄、典史、教谕、训导和田房税契处、理财处、劝学所等。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泊头资讯于2021年3月7日起推出《泊头推介》专栏,以文字、摄影、直播、航拍等多形式,将泊头市区以及各乡镇的历史、文化、传说、人物等典故与特色进行推广让全国了解泊头,让泊头走向世界,以自媒体的角度,为家乡发展尽心尽力。

希望广大网友将家乡与身边的传说故事、典型人物事迹、特色文化讲给我们,一起为泊头的明天做出贡献!

编辑:资小讯

整理:陈金升

审核:郑津东

泊头资讯编辑部

微信:18131780507

座机:0317-8299300

(座机时间:8:00-20:00)

也可关注公众号进行留言



往期作品回顾

往期阅读

【泊头推介】第一期:《文庙文化》之七桥八阁文家庙

【泊头推介】第二期:《文庙文化》之邵庄子村:泊头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泊头推介】第三期:《文庙文化》之齐家堰史话

【泊头推介】第四期:《文庙文化》之扁渡里村名来源的传说

【泊头推介】第五期:《文庙文化》之刘汉斗村

【泊头推介】第六期:《文庙文化》之三姓庄村

【泊头推介】第七期:《文庙文化》之七十二连窑

【泊头推介】第八期:《文庙文化》之兴隆寺

【泊头推介】第九期:《文庙文化》之化城寺

【泊头推介】第十期:《文庙文化》之 崇兴寺

【泊头推介】第十一期:《文庙文化》之 古物霸下

【泊头推介】第十二期:孙占霖的援疆情

【泊头推介】第十三期:《文庙文化》之 栖凤槐

【泊头推介】第十四期:《文庙文化》之 仙神堂

【泊头推介】第十五期:《文庙文化》之“千年古村扁渡里(一)庄户地遗址”

【泊头推介】第十六期:《文庙文化》之“千年古村扁渡里(二)古井”

【泊头推介】第十七期:《文庙文化》之“千年古村扁渡里(三) 古渡口”

【泊头推介】第十八期:《文庙文化》之“千年古村扁渡里(三)红色记忆:抗战地道 ”

【泊头推介】第十九期:《文庙文化》之 李皇庄的学子祈福树

【泊头推介】第二十期:《文庙文化》之 李椿年一一杨氏太极传人

【泊头推介】第二十一期:《文庙文化》之 孙桐萱将军

【泊头推介】第二十二期:《文庙文化》之孙桐岗——单人架机飞越亚欧中国第一人

【泊头推介】第二十三期:《文庙文化》之 高国忠——特等功臣

【泊头推介】第二十四期:《文庙文化》之 纪晓岚启蒙老师一河北儒宗刘理

【泊头推介】第二十五期:《文庙文化》之 杜成仁——烈士

【泊头推介】第二十六期:《文庙文化》之 三姓庄六烈士

【泊头推介】第二十七期:《文庙文化》之 余守春—“朝花”诗社发起人

【泊头推介】第二十八期:《文庙文化》之 好过的阎王殿,难过的齐家堰

【泊头推介】第二十九期:《文庙文化》之 运河边上“打土牛”

【泊头推介】第三十期:《文庙文化》之 枣树开甲的由来

【泊头推介】第三十一期:《文庙文化》之 尹庄贡梨一贡梨的由来

【泊头推介】第三十二期:《文庙文化》之 尹庄贡梨一乾隆因梨结缘的爱情故事

【泊头推介】第三十三期:《文庙文化》之 张之洞醉吃尹庄梨

【泊头推介】第三十四期:《文庙文化》之 萧华的革命之梨

【泊头推介】第三十五期:《文庙文化》之 军西村千年古枣树园一富硒金丝小枣

【泊头推介】第三十六期:《文庙文化》之 “民俗印象”—黄屯村

【泊头推介】第三十七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王金荣:孝老敬亲传佳话

【泊头推介】第三十八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马秀清照顾百岁奶奶

【泊头推介】第三十九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任桂玲用爱与孝支撑家庭

【泊头推介】第四十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赵恩庆照顾老伴相濡以沫

【泊头推介】第四十一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亲妹子”李英华的扶贫路

【泊头推介】第四十二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李金伟搭建扶贫路上的民心桥

【泊头推介】第四十三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贾明广的老有所为

【泊头推介】第四十四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刘玉柱用知识惠泽家乡30年

【泊头推介】第四十五期:《文庙文化》之 道德模范一王炳学的音乐教育

【泊头推介】第四十六期:《泊头镇的历史轨迹》一前言

【泊头推介】第四十七期:《泊头镇的历史轨迹》一概括

【泊头推介】第四十八期:《泊头镇的历史轨迹》一上篇:设立行政机构之前

更多文章陆续展示中...

本文来自作者[白卉]投稿,不代表源森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beb.cn/zskp/202509-5287.html

(12)

文章推荐

  • 车库内两只被遗弃的狗:历史上最严重的动物福利事件之一

    一只狗被发现死亡,另一只狗被发现严重消瘦,这是一位法官见过的“最糟糕的动物福利案件”之一。9月23日,来自德比郡艾伦顿的31岁的汤米·约翰逊和25岁的索菲·贝克在德比郡地方法院的听证会上分别承认了两项违反动物福利法的罪名,并被判刑。这些令人反胃的照片显示了这两只狗被

    2025年07月23日
    9
  • 顶级交易员警告:比特币将面临“缓慢流失”,唯有大买家能改变局面

    资深交易员TheFlowHorse表示,由于缺乏大买家,比特币(BTC)近期最有可能出现痛苦的下跌。这位交易员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告诉他的22.8万名粉丝,比特币可能会遵循以太坊在其比特币对(ETH/BTC)中在过去几个月里印刷的相同模式:稳步下跌。

    2025年08月04日
    11
  • 流媒体崛起,传统有线电视面临困境

    如果你是付费收看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服务的人数越来越少的人之一,你的账单可能会继续上涨,因为产品越来越差。周一宣布的一项合并将创建该国最大的电视公司,这可能使情况更加糟糕。或者,如果你沉迷于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电视服务,你的账单也可能会继续上涨,因为这个产品越来越

    2025年08月18日
    11
  • 皇马瞄准流浪者核心球员拉齐

      皇家马德里是欧洲和英国顶尖俱乐部之一,正在密切关注三叶草流浪者的天才球员纳吉·拉齐的动态。这位攻击手刚满17岁,因此明年他还不能在英国踢球,但他可能会加入爱尔兰青少年队,前往欧洲大陆,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拉齐是一名灵活的边锋,在夏季的匈牙利

    2025年08月20日
    8
  • 险些让赏金猎犬丧命的危机

      對他的粉絲來說,“狗狗”杜安·查普曼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超級英雄。作為A&E電視台的《賞金獵人狗》(DogtheBountyHunter)的明星,查普曼和他那群勇敢的賞金獵人證明了他們對獵物的強硬程度,就像之前的新聞報導所暗示的那樣。在墨西哥高調逮捕逃犯

    2025年08月23日
    9
  • 今日分享“wepoker透视有吗”分享用挂教程

    网上科普有关wepoker透视有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微乐麻将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您好,wepoker透视有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

    2025年08月28日
    9
  • 分享实测“微乐江西麻将开挂视频”挂辅助教程

    微乐江西麻将开挂视频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我微下载使用。微乐麻将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微乐麻将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

    2025年08月29日
    11
  • 北京朝阳、大兴新增病例轨迹涉及多条地铁线路,风险点管控措施升级

    ▲3月1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87场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疾控中心、朝阳区、大兴区相关负责人出席,通报最新疫情,介绍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

    2025年09月02日
    11
  •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壹〗、截止到2022年10月7日是没有的,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7日讯2022年10月6日0至24时,泰安市新增省外输入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在宁阳县,均为省外入泰人员,系集中隔离点检出。截至2

    2025年09月04日
    11
  • 云南肺炎疫情最新分布与感染情况全面分析

    今年以来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有多个国家出现登革热暴发流行,东南亚云南本地也出现了革登热病情。近期国内云南等部分省份也出现了登革热本地疫情。对近期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登革热疫情流行地区出行计划的市民和工地务工人员,当地也采取大面积消毒的方法来减少登革热病的传播。地理位置因素瑞丽位于云

    2025年09月07日
    8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白卉
    白卉 2025年09月04日

    我是源森号的签约作者“白卉”!

  • 白卉
    白卉 2025年09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探寻泊头镇历史轨迹:东汉至清代的重要事件》能对你有所帮助!

  • 白卉
    白卉 2025年09月04日

    本站[源森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白卉
    白卉 2025年09月04日

    本文概览:点击泊头资讯关注泊头平台泊头市“纠正四风”专项办社情民意采集站。网易新闻签约合作单位。沧州市优秀微信平台。沧州市优秀青年志愿组织。泊头...

    联系我们

    邮件:源森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